申请试用
登录
商汤动态
坚持原创,让 AI 引领人类进步

十问“临港英才”许亮:遇见商汤,开启全新赛道

2022-02-28

商汤科技聚集着很多优秀的人,其中一位叫许亮——智能汽车事业群智能车舱副总裁。

前不久,在一次“70进19”的精英遴选中,他脱颖而出,获称上海市“临港英才”——表彰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设置的荣誉。在此之前,他也已将“商汤奖”收入囊中,这是公司内部的最高个人奖项。


加入商汤前,许亮曾就职于上汽通用汽车、华域汽车总部,也曾担任传统汽车Tier one供应商圣龙股份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,深耕汽车行业多年。如今,作为智能车舱副总裁,他带领团队“冲锋陷阵”,让商汤的产品和技术成为业内标杆。


这位“大咖”为什么这么厉害?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?


为了解开这些疑惑,我们邀请他回答了十个问题,希望读者从他的叙述中,看到一个“多方位的他”,并从中得到一些思考和启发。


许亮1.jpg

许亮捧着临港英才的奖杯

 

第一问:“临港英才”这项荣誉的竞争有多激烈?
许亮:我把这项荣誉带回来,证明了一件事:商汤在业内得到了认可。 

 

我在评审现场看过70位候选人的名单,上面罗列了上海市临港新区注册公司的董事长或CEO、创业公司一把手、央企国企研发机构负责人等,这些候选人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“泰斗级别”的人物,我很吃惊。 

 

只有19人会获得表彰。为了褒奖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,上海市临港新区举办了“临港英才”表彰活动,表彰对象分为三类:创新型领军人才、经营管理或创业型领军人才、技能型领军人才。 

 

就我们团队负责的“AI+汽车”这件事来说,这对行业而言有很大的创新价值。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多年,很多业务仍然没有足够的全球竞争力。如今,我们正在努力走出去,这也是我们的目标和动力。
 

第二问:“临港英才”主要从哪些方面进行评选?
许亮:“临港英才”这项荣誉主要面向上海市临港新区内比较知名的公司,主要涉及四大行业:人工智能、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航天航空。 奖项通过四个维度筛选候选人:个人能力、创新价值、岗位贡献、市场效益。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方能进入评选环节,并角逐荣誉。很荣幸,公司推荐我参选。

 

许亮2.png

临港英才表彰现场

 

第三问:之前在汽车集团工作,为什么选择加入商汤科技?
许亮:十几年前,我加入上汽通用汽车,当时上汽通用汽车拥有国内最好的整车厂,也是很多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第一就业选择。 在那里,我们做了不少探索,但很多核心技术还是掌握在外方手中。我们尝试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的创新研发,但与欧美公司相比仍有很大差距。 记得2010年的时候,我们组建了国内最早做毫米波雷达的ADAS(高级驾驶辅助系统)团队。当时国外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十分成熟,也能够直接在市场销售。我们只有不停地追赶。 如今,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,其中存在着巨大的蓝海市场,我们可以通过技术的研发和创新,抵达国内甚至是全球范围内的行业领先位置。 遇见商汤,我找到了跨界的机会,也在这里开启了全新的职业赛道。 

 

许亮3.png

许亮(中间)与同事们在商汤的上海办公楼内合影


第四问:加入商汤后,你最大的收获和遗憾是什么?
许亮:选择全新的赛道,肯定存在风险。走出从前工作的舒适区,也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。幸运的是,商汤是一家充满活力和鼓励创新的人工智能公司,我把这里作为自己第二段职业生涯的起点。 

 

加入商汤后,我最大的收获是团队交付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客户和行业的认可,这离不开公司的支持和团队成员们的努力,我们把事情初步做成了! 

 

最大的遗憾是2019年失去的一个项目。当时我们接触到一个德国全球高端品牌公司,便远赴慕尼黑参加该品牌的全球项目竞标。但这家大公司想要寻找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,面对我们这样一家年轻的人工智能公司,他们难免有所疑虑。那一次,我们没有获得竞标。但此后,公司加速全球布局,我们陆续拿到了很多全球性项目。 

 

如今,商汤已成为行业佼佼者,我们要站稳脚跟,努力成为领头羊。未来,我们的目标是全球化,希望我们的团队有机会到欧洲,到德国这样的技术高地,在那里设立工程中心,为当地汽车企业提供商汤的产品和技术。

 

许亮4.jpg

2019年,商汤智能车舱团队远赴德国慕尼黑争取项目

 

第五问:智能车舱部门主要负责哪些业务内容?
许亮:商汤智能汽车事业群业务主要包括智能驾驶、智能座舱和车联网业务,我们部门负责智能车舱,主要聚焦于人工智能视觉技术,通过汽车舱内摄像头的感知,为汽车厂商提供不同算法解决方案。 

 

我们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,部分产品和技术甚至做到了行业首发,比如某高端品牌的刷脸开门,某国内品牌的儿童识别、某自主品牌的美颜相机、某自主品牌以太网架构的域控制器等。2021年底举办的广州车展上,我们首发了健康检测视觉方案。 

 

我们团队的目标是用人工智能视觉技术赋能整个汽车行业,为车企提供SDK算法或提供SDK+硬件平台架构控制器等解决方案。目前为止,我们做了很多从0到1的新突破,这样的劲头会保持下去


 许亮5.png

商汤智能车舱团队的业务内容范围


第六问:在智能车舱方面,商汤的优势是什么?
许亮:智能车舱涉及两类技术,一类来源于传统算法,比如汽车仪表、中控、空调等,这些功能的开发主要通过传统软件架构;另一类是全新视觉算法,利用深度学习在视觉算法的应用,以此为汽车企业提供服务。在深度学习方面,商汤具有先天优势。 

 

比如“驾驶员疲劳和分心检测”这个功能,传统车厂、整车厂或零部件厂可能不具备实现这种功能的算法技术,即便他们有产品推出,也很难达到前装的量产精度要求。但商汤拥有这样的技术,我们有足够的竞争力。 

 

智能车舱领域竞争很激烈,我们的对手包括国内和海外的AI企业。我们的智能车舱产品不局限于DMS,我们以DMS为突破口,建立了OMS(座舱感知系统)、刷脸开门、健康座舱、AR座舱(数字人)、智能相机、多模态交互等多种产品线,在赋能智能车舱方面属于行业领先地位。 

 

我们也非常重视汽车行业的质量标准,经过两年多的深耕,我们建立了ASPICE L2 和功能安全 ASIL-B的质量认证,进程和成果领先友商一年以上。 

 

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的量产落地经验也越来越多。我们定点了30多个项目(包括合资企业、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和传统主流OEM),已经量产交付了十多个项目,大幅提升了工程化能力。此外,商汤也解决了很多量产项目的长尾问题:类似小眼睛误报、抽烟、打电话误报、各种光照/角度条件下的鲁棒性增强。 


第七问:智能车舱部门目前有哪些客户?
许亮:我们的客户涵盖了大部分国内主流车厂。我们定点了30多个纯软件和软件硬件一体化量产项目,目前已经量产了十多个,为40多个国内外主流车舱及零部件客户提供服务,赋能1700多万辆汽车。 

 

业务发展方面,我们以“造车新势力”为起点。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跨越动力总成核心技术的壁垒,直接定位智能汽车的差异化产品功能。此类公司对我们的技术更感兴趣,他们会要求很多新技术的落地,我们拿到了很多这样的订单。

 

过去两三年,在国内自主品牌、全球品牌以及合资品牌中的高端品牌方面,我们开拓出了“一片疆土”。关于智能车舱,我们也加速全球化布局,为国内车厂提供服务的同时,争取为更多全球性汽车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技术。

第八问:你喜欢什么样的管理方式?如何安排工作时间?
许亮:我非常注重“PDCA”闭环管理,即Plan、Do、Check、Action,通过为每个子部门建立战略规划,明确目标,布局资源,制定培养方案,提升团队能力。在实践中检验规划的正确性,评估团队绩效和能力建设成果。 

 

我的工作内容分为三种,第一种是偏思考性的,制定战略和业务规划,我需要定期复盘,看看接下来的重点发展机会、业务布局等。第二种是结合业务不断学习,我们面对大量客户,在交流技术方案的同时,要分析技术发展方向、行业趋势、客户核心需求等,努力赢得项目。最后一种,提升团队的整体能力,让员工和业务一起成长。我们想做到行业领先,需要不断优化团队架构、核心Leader和骨干能力、组织文化建设等,这是我过去两三年的工作重点。


 
第九问:毕业后进入职场以来,有没有改变过曾经坚信的某个观点?
许亮:有。过去三十年,中国以市场换技术,通过合资的方式引进全球顶级汽车企业和零部件厂商,也迎来了汽车产业的黄金发展期。 

 

彼时,中国汽车行业有一个认知:我们做新产品、技术路线分析,常以欧美领先技术为参考,我们永远在追赶。比如R&D,我们只做其中的一部分,基础研究的内容太少了,都是在汽车企业的欧美总部技术中心完成平台技术开发。 

 

最近十年,人工智能技术和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,中国“造车新势力”百花齐放,AI创新技术迎来了千载难逢的落地时机。我们的很多创新技术首先应用于汽车,甚至比欧美公司还快。当前,中国的部分AI汽车软件技术已经引领全球,欧美汽车企业甚至调整技术路线来跟进,这样的转变颠覆了我的认知,也正在改变中国汽车行业的认知。

第十问:能否分享一本你比较喜欢的书籍?
许亮:《上帝掷骰子吗》。我很喜欢天体物理,这本书是关于量子论的故事。“不存在一个客观的,绝对的世界。唯一存在的,就是我们能够观测到的世界”。其实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,大到宇宙天体,小到细胞,其中是有一些共性的。 

 

关于宇宙万物逻辑规律的理解和思考,当身处人生不同阶段的我们需要做出一些重大决策时,这些理解和思考会让我们变得更豁然或者更勇敢一点,迈出对自己而言可能更重要的一步。


十个问题结束了,但许亮的答案未完待续。在商汤这条赛道上,他将铆足劲前行,期待他带领团队取得更多成果。